歷史建築「淡水木下靜涯」舊居修復紀實
楔子:
木下靜涯(1887-1988)1919 年來臺寫生,1923 年定居本署經管之新北市淡水區三民街 2 巷 2 號房屋(簡稱舊居,為二層建物,面積 217.14 平方公尺,坐落新北市有土地),臺洋混合外觀,極具特色。
1927 年首辦「臺灣美術展覽會」(簡稱臺展),聘請四大「畫伯」石川欽一郎、鹽月桃甫、鄉原古統、木下靜涯為審查員,木下靜涯為唯一未任教學校之自由畫家,且擔任臺展 1 至 10 屆及臺灣總督府展覽會 1 至 6 屆審查員,審查經歷最久,影響臺灣明清文人水墨畫風,走向西洋油(水)彩及東洋膠彩寫生創新畫風最大,新北市政府乃於 2011 年 1 月 7 日將舊居登錄為歷史建築。
本署為修復舊居,自 2016 年起多次爭取經費,終於 2019 年起獲編列經費共新台幣 1,350 萬元,並向文化部爭取 800 萬元補助款,委託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代辦修復,作業過程由木下靜涯作品,了解過往景緻,增添修復新意。
日盛:
「日盛」是木下靜涯第 1 屆臺展展品,取材中、日罕見,臺灣常見牽牛花,以長幅牽牛花構圖,陽光由枝葉稀疏間聚焦中下空白處,展現舊居周邊牽牛花盛開新氣象,有別清代梅蘭竹菊水墨畫風,創新臺灣繪畫風格,其功甚大,所住舊居及周邊庭院空間允以保存。
雨後:
文化資產修復有別一般工程,需進行「真實性」、「整體性」價值評估,因古蹟年代久遠,究竟要修到哪一個時代是要討論的,尤涉特殊材料與工法,需要較多的經費。
以舊居修復為例:主屋架採洋風「正同柱式桁架」(king post truss);承重牆原設計為粉刷牆,解構後一樓為塊石疊砌、二樓斗子砌,經討論變更為「斗砌紅磚」牆以反映清末建物特色;另以木下靜涯 1929 年作品「雨後」,比對紅樓遠望淡水風光,幾與舊居原有視野相符,可見該位置,為其所愛,再利用時將討論舊居西面簷廊對外視野議題,以闡述淡水風光。
好日:
透過由本署、文化部、新北市政府跨機關合作,舊居終於 2021 年 6 月完工修復,預計 2022 年再現舊居風華,將聯結文化社團等平台,作為城市服務行銷節點,型塑產業廊道,預計每年創造至少 100 萬人次參觀人潮,活化在地經濟。